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四区_久久无码高清电影免费_最新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不卡_国产精品99在线播放

員工情懷當前位置:首頁 > 企業(yè)文化 > 員工情懷

青 藏 游 記(上)

發(fā)布日期:2009/8/21   |   瀏覽次數(shù):9382   來源:


婁  紅/集團計財部副部長

      醞釀已久、夢寐已求的青藏高原之旅終于成行。懷著好奇、渴望、挑戰(zhàn),還有那么一絲忐忑的心情踏上了西去的旅程。
      林芝留憾
      7月11日,從成都飛往林芝。沒有哪次旅行有這次上心,出發(fā)前功課做得尤其多:網上搜資料、看攻略、反復斟酌路線、暫停鍛煉、配置高原裝備┅┅自感準備如此充足,卻還是應了那句俗話:計劃趕不上變化快,飛機尚未落地,12歲的女兒就開始不舒服了。起初以為是頭天趕夜路所致,心情還很放松。沒想到,汽車還沒駛出機場多遠,女兒就給了我一個“下馬威”——開始發(fā)燒了。心情立刻緊張起來,無暇顧及車窗外的青山綠樹和無限風光的尼洋河,只祈禱女兒快快藥到病除。經援藏醫(yī)生的檢查,女兒是扁桃體發(fā)炎,需馬上輸液控制。雖說林芝是“西藏江南”,但也是海拔2900米的高原江南啊。我不敢怠慢,毫不猶豫地取消了在林芝的所有行程,三天陪著女兒往返于醫(yī)院和賓館之間。波瀾壯闊的魯朗林海、嬌艷綻放的色季拉山杜鵑花、神秘雄偉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以及我最期待的“中國最美的雪山”之一南迦巴瓦峰的峻美雄姿都成了此次旅行的遺憾。
      不過,遺憾之外也有小小的收獲。在這里,我只介紹一種在林芝特有的動物,猜猜是什么?不是牦牛,也不是羚羊,更不是某種兇猛的野獸,而是林芝各村莊隨處可見、自由自在的豬。這種豬是林芝獨有的品種,當?shù)厝私胁叵阖i;又因為它們一直游走在草地間,外地人管它們叫“走地豬”,黑色皮毛的和野豬一樣,但是個頭兒長不大,比野豬小多了。聽說當?shù)厝硕冀o自家可愛的小豬取了名字,每天只要呼喚名字,小豬就會回到各自的家。
      尼洋河的述說
      7月14日,從林芝乘汽車去拉薩,沿著尼洋河溯流而上。女兒的病情終于有所好轉,帶著忐忑不安的心,懷著對圣地的向往,我們踏上了去拉薩的路。一路上看到最多的是在藏區(qū)各山、河、路口、寺廟、民舍等處,懸掛著印有經文圖案成串系于繩索之上的小旗,這一面面小旗在藏語中稱為“隆達”,我們習慣稱“經幡”。 進藏后才知道其實經幡是有講究的,一是它由5種顏色組成且各種顏色是固定的,不能隨便創(chuàng)新;二是每種顏色的排列順序是嚴格規(guī)定的,依次為藍-白-紅-綠-黃,不能有任何差錯。五種顏色的排列形式分別對應著大自然物質存在的立體排列形式:藍天-白云-火焰-綠水-黃土,象大自然中天地不容顛倒一樣,這五種顏色也不容錯位。
      在尼洋河中下游的一個岔口,我們拐進了巴松錯,路上風景陡然一變:低矮的灌木叢被山上一片片密密麻麻的參天古樹所取代,這是西藏少有的風景,每棵樹都在三四人高以上。遠遠望去,山下林木青翠,山腰枝葉泛黃,山頂白雪皚皚,再配上藍綢般的湖水、白錦似的流云和湛藍的天空,置身期間久久不忍離去。這里好象是著名的九寨溝,雖然沒有九寨溝秀麗,但比九寨溝多了一份氣勢。藍藍的巴松錯湖,風一吹便泛起點點波紋,倒映在湖面的遠山白云藍天在波紋里模糊了,風靜后又清晰起來┅┅湖中間有一座小島,島上有一個寺廟,是藏傳佛教中紅教圣地寧瑪派古寺,與藏傳佛教中其他教派不同的是紅教的喇嘛可以結婚。
      在尼洋河中游,有一塊形如四方印章般的天然巨石矗立在激流中央,大石上端屹立著一棵四季常青的松樹,大石南側山體陡峭,北側則是郁郁蔥蔥的灌木叢林,景色神奇而又壯觀,這就是尼洋河的著名景觀——中流砥柱。
      尼洋河的源頭在米拉山下,是一條很小的河,與其說是河,不如說是一條小溪,實在很難將這條小溪與之前看到的大河聯(lián)系起來,這就象是長江與其源頭陀陀河一樣吧。由于海拔高和印度洋的氣流原因,當我們走過5013米的米拉山口之后,抬眼望去,綠色已經消退,荒涼占據了每個山頭。同樣發(fā)源于米拉山的拉薩河,在山的那端沒有了尼洋河翡翠般的清澈透亮。
      翻過米拉山,順著拉薩河而上,到達拉薩城的時候已是晚上8點多了。或許是一路勞累,或許是在米拉山口親眼看到有人暈倒的影響,一到住地,我便開始了早已聽說的恐怖的高原缺氧反應——頭疼、惡心。
      神秘的拉薩
      7月15日,游拉薩。清晨一覺醒來,我居然沒有高原反應了,很是驚訝自己的高原適應力。于是,我們一行神清氣爽地開始了一天的旅程。
      很多人認識拉薩是從布達拉宮開始的,我們也不例外。布達拉宮是拉薩乃至西藏的象征。布達拉宮位于拉薩的紅山上,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、規(guī)模最大的宮殿式建筑群,是藏族古建筑藝術的精華!安歼_拉”是梵語譯音,譯作“普陀羅”或“普陀”,原指觀音菩薩所居之處,公元641年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,欣喜之中,為公主建造了布達拉宮。布達拉宮宮宇疊砌,迂回曲折,同山體有機融合,主樓13層,自山腳向上,直至山頂,遠處是起伏連綿的群山,拉薩河宛如一條柔和的綢緞靜靜地環(huán)繞著它。
      經過嚴格的安檢后(布達拉宮實行限人限時和實名制參觀),通過厚實的圍墻通道,我們從東門進入參觀。一進門就看見院內各種奔放的鮮花,特別是碗口大的橙、黃大理菊最奪人眼目。我們沿著臺階向上攀登,由于拉薩海拔近3700米,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70%,我們一行不敢快步走。即使這樣,沒走幾個臺階,體力尚在恢復中的女兒已經大喘粗氣,一屁股坐了下來。
      布達拉宮是達賴喇嘛的冬宮,主要由東部的白宮(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動的地方),中部的紅宮(五世至十二世達賴喇嘛的靈堂和各類佛殿,主要從事宗教活動的地方)及西部白色的僧房(為達賴喇嘛服務的親信喇嘛居住的地方)組成。在紅宮前還有一片白色的墻面為曬佛臺,這是每當佛教節(jié)慶之日,用以懸掛大幅佛像的地方。
      在布達拉宮,為了表示尊敬,游人不允許戴帽子和墨鏡,并嚴禁拍照。走進宮里,光線開始暗了起來,我們沿著回轉的過道一層層參觀。旁人開玩笑說,以前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員才能進入,哈,現(xiàn)在大家都成了四品官了。
      在宮里,最讓人震撼的不僅僅是那份莊嚴、神秘、肅穆和沉重,更多的是一種歷史沉淀下來的沉重感覺。低矮的通道,金壁輝煌的殿堂,栩栩如生的雕塑,無處不在的長明燈,消散不盡的酥油味,斑駁的木頭,絢爛的壁畫┅┅這是一個無法用語言形容的世界,只有真正置身其中的時候,你才會發(fā)現(xiàn)原來歷史是可以留住的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宮墻書架上整齊擺放的上千卷手寫經書。搖曳的酥油燈下散發(fā)著書香氣息的經書,是歷代喇嘛修行的依據,他們在歲月的流轉中度過了無數(shù)個不眠之夜。如今,只有它們還靜靜地躺在架上,記錄著歲月的痕跡。
      在布達拉宮,你會覺得黃金最不值錢。到處可見金身的佛像以及金塔,金子和寶石在布達拉宮是一般的飾品。與其它地方寺廟不同的是,在西藏的寺廟里,捐錢是可以找錢的。如果你只想捐一塊,而手里又只有十塊的話,你可以在捐錢的地方自己找回九塊錢。在布達拉宮,隨處都可以看到藏民一面口誦經文,一面填加燈油,用頭頂禮每一尊佛像。我們被這里的氛圍所感染,將事先準備好的一張張小額紙幣,平放在每尊佛像前的供桌上,以表達我們的虔誠之意。
      因為進宮參觀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三十分鐘,我對藏傳佛教又知之甚少,加上有些殿堂還未對游人開放,我懵里懵懂地參觀完,帶著很多的迷惑和不舍走出了布達拉宮。
      站在布達拉宮廣場,仰望巍峨屹立的布達拉宮,我想用一個恰當?shù)脑~語來表達自己的感覺,可是搜腸刮肚都沒找到合適的,真的是有種難以置信的感覺:在海波3700米的高度,人們的正常呼吸都受到影響,而700年前沒有現(xiàn)代化的起重設備,在山上修建這樣一座規(guī)模宏大的建筑,難度可想而知。宮殿的墻是用簡單的不規(guī)則的大石頭砌起的, 墻面的白色(紅色)只是用石灰水從上往下倒涂而成,外觀可以看到的深褐色的裝飾其實是為減震和通風而設計的,它是用當?shù)爻R姷囊环N白茅草捆在一起然后用木條或石條壓緊而成,外面再涂上染料?梢,雄偉不一定需要華麗砌成。
      布達拉宮山下有一排長長的轉經筒,我們鄉(xiāng)隨入俗,跟著藏民順時針從左向右轉圈。這些經筒的表面都刻著六字真言,經筒內部有的放著經書。藏傳佛教的教律認為,凡轉動經筒一回,等于將筒內的經文誦讀了一遍,可積累功德。沒轉幾個,我的胳膊就酸了,看著那些極端虔誠,不停轉圈的信徒們,內心油然而生敬意。
      距布達拉宮3公里的拉薩河畔,有一座古木參天、花團錦簇的園林,這就是羅布林卡——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,俗稱西藏的頤和園。園內古老的蒼松翠柏層層疊疊地遮掩住幾幢宮殿。羅布林卡的文物遠沒有布達拉宮和大昭寺豐富。游人最多的是新宮——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宮殿。新宮的外觀一般,宮殿里面卻非常奢華,除了特有的藏式裝飾外,還有很多西洋設備,如寬大的浴缸、現(xiàn)代淋浴設備等,都是當年英國政府提供的。室內陳設基本維持上世紀50年代的原狀,就連墻上的鐘,時間都定格在上午8:59——14世達賴喇嘛1959年出逃前離開最后住地羅布林卡的時間。
      大昭寺位于布達拉宮的東面,是拉薩的著名寺廟和藏傳佛教的最高學府。還未走到大昭寺,一股酥油燃燒后散發(fā)出的濃濃香味撲面而來,廣場上掛滿了潔白的哈達與印有經文的五色經幡,寺前兩個大大的香爐里煙霧繚繞,清香的煙火悠悠直上,飄向天空;一排排虔誠的朝圣者不停地行著五體投地的磕頭禮。很早就知道大昭寺是藏傳佛教的圣地,在藏民中,流傳有“先有大昭寺,后有拉薩城”之說。如果不是親眼目睹,是無法感受大昭寺在藏民心中的神圣地位的。
      藏語中,大昭寺意為“存放經書的大殿”,F(xiàn)在的大昭寺經歷代擴建形成了四層規(guī)模:一層供奉文成公主帶去的釋迦牟尼像,二層供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,三層為天井,四層有四座金頂。殿內雖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樣寬敞與豪華,但顯得格外莊重。殿內中央是能容納100多名喇嘛誦經的經堂,門廳右側是反映文成公主入藏的大型壁畫。
      八角街緊挨著大昭寺,是拉薩有名的購物街。據說,八角街最初是由環(huán)繞大昭寺轉經的朝圣者們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踩出來的。街上有轉經的信徒、磕頭的朝圣者、悠閑自在的游客。我們順著轉經的人群順時針方向游覽,滿街的各種藏飾品琳瑯滿目,令人目不暇接。不過老實說在這里買東西是相當“痛苦”的,“痛苦”之處在于完全不知道東西是真是假。